廖亦武 - 从底层走向世界的文学家

by    /  September 17, 2013  / No comments

Tienchi Martin-Liao and Liao Yiwu portrait

Tienchi Martin-Liao and Liao Yiwu in front of Huang Xiang's 'House Poem.' Photo: TJ Murphy.

两年多以前,廖亦武带着他的洞箫和几件乐器,背包里有两本书 ——《易经》和《史记》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。在狱中学会吹箫的亦武,曾经靠卖艺维生,箫与他是形影不离的。《易经》似乎能帮助他窥视“天命”的奥秘,而自命为“时代的录音机”的亦武,立志以司马迁为楷模,愿为贱民作传。他曾经多年生活在中国的底层,跟各色的下里巴人打交道,厮混,喝酒,其实心中无限悲凉,因为他要触摸他们心灵深处的伤口,查看疼痛的程度,他挖掘记录这些社会边缘人物的故事,以此来为受害者舒缓痛苦,进行疗伤。但是这一次,亦武自己是一个受伤的病人,中国社会的病态,政治的腐败,人文道德精神的堕落,法治的不公使得他堕入极度的彷徨和痛苦。他将自己的母国形容为巨大的“垃圾场”,的确,这个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二十的国家,不论从精神还是实质上的意义来说,都像是《老残游记》里面那条正在下沉的轮船,而船上的人还在争吵打斗不休。

亦武并未抛船而逃,他要再一次如西西佛斯去进行那个几乎是徒劳的努力,加入营救的行列。亦武于2011年选择德国作为他的第二故乡之后,就成为一位被西方社会所推崇的纪实文学作家。人们欣赏他的文字和意象之活泼生动,认为通过他的作品,能对中国有更为贴近现实的认识。他的作品其实同样地会受中国读者的欢迎,他们发觉通过亦武的笔,自己被践踏的尊严又复活了,被剥夺的权利也重新受到重视,只可惜亦武的禁书只能偶而在地摊上买到盗版。

多年前我就出版了两本亦武的《中国冤案录》和《最后的地主》,熟知他的侠义和痞气,成为相知的好友。他带有传奇性的“出走”,我也曾在精神上步步相随。两个旅居德国的来自中国和台湾的文友,在匹兹堡的文学同仁的安排下,今夏在匹兹堡的文学避难所里完成了下面的访谈,兴许能为阅者带来兴味和不曾知晓的信息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